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,在体检中查出结节后,很多人会以 “疼不疼” 来判断其危险程度,觉得疼的结节可能更严重,没感觉、不疼的就不用太担心。但事实上,这种判断方法并不科学。医生表示,判断结节的风险不能看疼不疼,关键要看一个报告指标 ——BI - RADS 分级。
BI - RADS 分级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分级,它是根据乳腺超声、钼靶等检查结果对乳腺结节的恶性可能性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,同样也适用于甲状腺等其他部位的结节评估。这个分级系统将结节分为 0 - 5 级,级别越高,恶性的可能性越大。
0 级意味着现有检查不能全面评价病变,需要进一步补充其他检查。这时候不必过于惊慌,只是当前的检查信息不够,需要做更多检查来明确情况。

1 - 3 级的结节大多是良性的。1 级表示检查结果呈阴性,未发现异常病变,基本可以放心。2 级通常是一些明确的良性病变,如单纯性囊肿等,恶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,一般建议每年定期复查。3 级的结节良性可能性大,恶性风险小于 2%,可能是纤维瘤等,通常建议每 3 - 6 个月复查一次,观察结节的变化。
4 级的结节就需要引起重视了,它又分为 4A、4B、4C 三个亚级,恶性风险在 5% - 85% 之间。4A 级恶性可能性相对较低,大概在 5% - 10%;4B 级恶性可能性在 10% - 50%;4C 级恶性可能性在 50% - 85%。对于 4 级结节,一般需要进行活检,以明确结节的性质。
5 级结节恶性可能性大于 95%,高度怀疑是恶性病变,需要尽快采取治疗措施。
由此可见,结节疼不疼与它的危险程度并没有直接关系。有些良性结节可能会因为炎症等原因引起疼痛,而一些恶性结节在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,不疼不痒,很容易被忽视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提醒大家,拿到检查报告后,要重点关注 BI - RADS 分级这个指标,根据分级情况和医生的建议,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,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健康。